基本建模和约束
为了表现制造业的多样的工序, FLEXSCHE具备着丰富的建模机制和众多制约条件,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部分。
工作的构造
工作使用一个主要资源(机器、设备、工作场所等) 和根据需要使用几个辅助的资源(模具、工人、工具、电力等)。 一个工作最大由“前准备”、“制造”、“后准备”的三个部分构成。 制造部分的时间根据资源的能力或制造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前准备部分可以是固定时间,也可以根据与前/后工作的关系而决定时间。 (比如说连续做使用相似颜色的涂料的工作时所需清洗的时间较短,反之则所需时间较长。)
工作的网络
制造订单所要求的成品需要经过几个工作来制作。
因为可以自由的定义工序的合流/分支,所以工作的连接一般都显示为网络状。
为了制造所要求数量的成品所需的中间产品/原料的数量、根据定义在主数据的数量比来计算。
这种构造也可以使用FLEXSCHE Editor进行可视化编辑。
工序间时间制约
设置两个工序之间的时间上的制约。
前工序全部完成后一起搬运并着手后工序时,
对前工序的结束时间与后工序的开始时间之间进行制约(ES)。
像流水作业那样、不等前工序全部结束而是完成一样就立即投放到后工序时,
对前后工序的开始时间之间,前后工序的结束时间之间进行制约(SSEE)。
工序之间如果有搬运时间或干燥的等待时间时,设置工序之间的时间下限。
反之,在冷却前或腐败前必须投放到后工序时则设置工序之间的时间上限,
遵守制约进行排程。
资源之间由于距离而产生的时间制约可以使用搬运时间表进行详细设置。
日历
定义各个工作的可用资源的时间。使用日历可以用较少的记述量定义每天/每个资源的可用时间。 使用自由日历来表现临时加班或者维护这样的暂时性的停止。 从资源甘特图表可以简单的添加、删除,使用鼠标可以移动/伸缩。 也可使用日历/自由日历来定义不同时间的工人人数或者资源容量等的变化(资源量)。
根据库存量进行排程
原材料的库存量制约
在要着手某个工作时所需原料的库存不够时,等进货后再着手工作。
补充生产
消费中间品但使其不要少于事先设置的安全库存量, 以期间汇总补充等方式自动投入内部订单,对这些订单进行排程。
指定库存关联
可以对每个订单指定未完成的中间库存与中途工序的关联数量。
库存操作
可以从外部取得各个品目的盘点库存量或者入货量,出货量等。
工作实绩
根据排程结果对生产现场进行工作指示,但是很少能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生产。
在现场收集工作绩效并将其反映到下次的排程,通过这种发那个是可以使计划与现场同步。
可以详细的导入工作绩效数据,比如说工作的进展程度或取得工作实绩的日期,或者是实际使用的资源等。
就算现场不能给出详细的工作实绩也能以合理的精度反映到排程结果。
也可以根据状况拆分工作,反之也可以将计划时拆分的工作合并。
|返回产品介绍页首|